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63篇
  免费   10318篇
  国内免费   9913篇
耳鼻咽喉   748篇
儿科学   1577篇
妇产科学   1016篇
基础医学   4573篇
口腔科学   975篇
临床医学   66672篇
内科学   11085篇
皮肤病学   380篇
神经病学   1086篇
特种医学   19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6500篇
综合类   48585篇
预防医学   11676篇
眼科学   3542篇
药学   14585篇
  65篇
中国医学   45374篇
肿瘤学   11128篇
  2024年   814篇
  2023年   3301篇
  2022年   3572篇
  2021年   4134篇
  2020年   4165篇
  2019年   4463篇
  2018年   2568篇
  2017年   4779篇
  2016年   5285篇
  2015年   5221篇
  2014年   6269篇
  2013年   7298篇
  2012年   13568篇
  2011年   17449篇
  2010年   18000篇
  2009年   17416篇
  2008年   19625篇
  2007年   16512篇
  2006年   15085篇
  2005年   10846篇
  2004年   10058篇
  2003年   4938篇
  2002年   7058篇
  2001年   4699篇
  2000年   4208篇
  1999年   3425篇
  1998年   1991篇
  1997年   1285篇
  1996年   1365篇
  1995年   1087篇
  1994年   1274篇
  1993年   1711篇
  1992年   1782篇
  1991年   1809篇
  1990年   1454篇
  1989年   1298篇
  1988年   939篇
  1987年   482篇
  1986年   20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2-15
目的通过检测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arthritiss,Ps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及细胞因子IL-6(Interleukin-6)、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水平,探讨皮损加重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寻找PsA的关节炎及皮损是否有关联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在潍坊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PsA患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PsA患者皮损加重期血液中IgE及IL-6、TNF-α水平,作为疾病活动期指标,采集所选50例患者复诊时皮损较前明显缓解的血清IgE水平作为疾病稳定期指标,并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疾病活动期血清IgE水平较稳定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活动期IL-6、TNF-α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两个变量之间互相存在显著弱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0.343)。活动期IgE与IL-6呈弱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0.315),IgE与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患者皮损加重严重程度与血清IgE、IL-6、TNF-α水平升高呈正相关,三者均可反映疾病发展严重程度,PsA关节炎及皮损两种症状之间有一定关联性。Ⅰ型超敏反应是PsA患者皮损的病因之一,可以通过防止Ⅰ型超敏反应进而有效地进行临床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对缺氧/复氧(H/R)处理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生长及水通道蛋白1(AQP1)和钠通道蛋白α(ENaC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SCLC 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组)、H/R处理模型组(M组)、H/R处理+pCAGGS空载组(pCAGGS NC组)、H/R处理+pCAGGS PBEF组(pCAGGS PBEF组);通过构建pCAGGS PBEF质粒并转染到细胞中建立H/R A549细胞培养实验模型。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WB)检测PBEF的表达;采用WB检测AQP1和ENaCα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组(P<0.05),pCAGGS PBEF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pCAGGS NC组(P<0.05),M组和pCAGGS NC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GGS PBEF组细胞中AQP1和ENaC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pCAGGS NC组(P<0.05),而C组、M组、pCAGGS NC组3组细胞中AQP1和ENaCα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EF过表达促进了H/R处理的NSCLC A549细胞凋亡,并抑制AQP1和ENaCα蛋白的表达,提示PBEF在低氧环境中可能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496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术前病理分级、绝经与否、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无LVSI、外周血NLR、子宫病变部位特殊与否、术中测量的病灶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等),统计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并筛选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随访24~32个月,分析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496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42例(8.47%)。无淋巴结转移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更高,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剂量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2019年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并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的 116例局部晚期患者临床资料。116例患者中 40~45Gy组 80例,≥45Gy组 36例,分析两组术后pCR率。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38.8%(45/116),40~45Gy组与≥45Gy组的pCR率分别为44%(35/80)和28%(10/36)(P=0.105)。结论 术前新辅助采用较高的放疗剂量不增加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pCR率,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确定合适的新辅助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85.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可以引起军团菌肺炎和庞蒂亚克热的兼性胞内病原菌,主要侵染阿米巴原虫和人类巨噬细胞。该菌在宿主胞内能依靠Dot/Icm IVB型分泌系统产生的效应蛋白成功逃避溶酶体的降解。本文主要对嗜肺军团菌的致病物质、胞内存活与增殖机制及其效应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详细介绍嗜肺军团菌的毒力因子与致病机制,为军团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其他胞内病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7 d晨起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含量及Th1/Th2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PCT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外周血Th2细胞含量、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 ROC曲线显示,术后3 d、7 d,PCT、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AUC均>0.80。PCT联合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指标单独诊断相近。结论 PCT和Th1/Th2比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快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明确与恶性胰腺囊性肿瘤(PCN)相关的术前危险因素,建立准确的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14例PCN病例,分为模型组(n=80)和验证组(n=34)。回顾性分析模型组术前的临床资料并探索与恶性PCN相关的影响因素,建立PCN恶性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正曲线评价模型,最后基于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临床症状、CA19-9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肿瘤最大直径、胰管扩张和实性成分与恶性PCN显著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了NLR≥2.146、CA19-9水平升高、胰管扩张是恶性PCN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恶性PCN预测模型,绘制模型的ROC曲线,计算AUC为0.921(95%CI 0.863~0.979),Youden指数最大时取得最佳临界预测值为0.203,此时相对应的特异度为83.3%,敏感度为92.9%,准确率为85%。同时校正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最后代入验证组数据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2.4%,特异度81.2%,敏感度100%。结论 CA19-9水平升高、NLR升高以及胰管扩张是恶性PCN的高危因素,基于此建立的恶性胰腺囊性肿瘤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可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大补元煎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其改善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P/PS1小鼠36只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6.5×10~(-4)g·kg~(-1)·d~(-1))和大补元煎组(13.2 g·kg~(-1)·d~(-1)),野生鼠12只设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灌胃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色和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的病理形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IF)观察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及突触素(SY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BDNF,TrkB,CREB及磷酸化CREB(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减少(P0.01),小鼠海马SYN,PSD95,BDNF,TrkB及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大补元煎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减少(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胞内尼氏体数量增多,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P0.01),小鼠海马SYN,PSD95,BDNF,TrkB及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P0.01)。结论:大补元煎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小鼠海马中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对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实施乳腺预防性切除及I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其中2例携带BRCA1突变、1例携带BRCA2突变,均有乳腺癌家族史,年龄为34~36岁,实施预防性保留乳头-乳晕的双侧乳腺切除和Ⅰ期假体重建术。结果:3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均无乳腺癌发生,对重建乳房外形满意,且焦虑和恐惧情绪显著下降,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对携带BRCA1/2突变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中国健康女性,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可慎重开展乳腺预防性切除及Ⅰ期重建术。  相似文献   
90.
胰腺癌(胰腺导管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和治疗都较困难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如黑色素瘤、膀胱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肾癌等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但是胰腺癌的免疫治疗策略尚在不断探索中。目前针对胰腺癌独特的肿瘤微环境设计了多种免疫治疗策略,包括强化/提高自身免疫反应(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肿瘤疫苗和细胞治疗)以及抑制肿瘤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微环境)等。本文就胰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PD-1/PD-L1抑制剂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并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方式治疗胰腺癌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